作为因农而生的期货交易所,大商所始终重视农产品期货的功能发挥。为了促进农产品期货连续活跃,大商所在做市业务方面持续发力,再加上做市商的支持,玉米、大豆、生猪等多个品种上显现出流动性提升、连续性增强、市场参与者更加丰富等积极变化。尤其是在近两年市场波动加大的情况下,大商所及时了解市场变化、优化做市工作,促进了做市业务的平稳发展。
响应市场呼声 积极稳妥开展做市业务准备工作
【资料图】
依托农业大国的基础,我国期货市场自农产品期货起步,而农产品本身具有鲜明的季节性特征。以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东北地区为例,每年4—5月是玉米、大豆等农作物播种的时节,9—10月正值秋收,到了来年1月粮食集中交易,节日餐饮消费需求旺盛。1、5、9月合约也因此成为第一批交易者最为关注的。在市场参与度有限的初级阶段,以1、5、9月合约为主力合约的非连续性市场结构由此形成,并随着交易习惯的养成而逐渐根深蒂固。
伴随而生的是,“159现象”给期货市场功能发挥带来诸多不利影响。特别是一些非1、5、9合约“零成交、无持仓”,意味着无法形成有效的价格,为市场提供远期定价参考也就无从谈起,同时也不利于农产品加工、贸易企业利用期货合约管理价格风险。
作为国内油脂压榨加工企业的“主力军”,中粮油脂多年来一直利用期货工具为豆粕和豆油这两大产品进行套期保值。谈及早年的情形,中粮油脂控股油脂业务部总经理周吉帅记忆犹新:“之前国内期货市场普遍存在合约不连续的现象,导致企业在进行套期保值时面临期货和现货时限不匹配的问题,影响套保效果。比如每年7月前后,豆粕现货销售压力较大,企业非常需要利用豆粕期货7月合约进行套期保值。而以往7月合约流动性较差,9月合约反映的又是9月的现货供需情况,结果就是不套保则必须承担价格波动风险,用9月合约套保则可能面临7月和9月合约的价差损失,每当此时大豆压榨企业都很纠结。”
同样的问题在生鲜类品种上也存在。“养殖企业生产连续性、产品保鲜性、价格季节性的鲜明特点决定了需要套保在相应的月份上,资金充裕的情况下甚至是全部月份,以提高套保效率和连续性。相关贸易企业的风险则主要体现在近月库存贬值方面,期货近月合约相对更贴近现货当前价格,用起来更为‘顺手’。因此从企业角度来看,期货合约连续活跃符合对风险管理的诉求。”湖北佳优美蛋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闫铁山告诉期货日报记者。
既然市场无法在非1、5、9合约上自发形成足够的交易规模,就必须借助专业机构——做市商的力量来促进合约连续活跃。正如浙江浙期实业有限公司做市业务负责人陆丽娜所说,做市商肩负着提供流动性的重任,需要与交易所保持认知一致、共同发力。从具体工作来看,与大多数市场参与者不同,做市商基于价格判断主动执行的方向性交易较少,更多是通过双边报价与挂单缩窄盘口价差,作为全市场的对手方提供更丰富、更适合的交易机会。
事实上,做市商制度在国外期货市场已经实施多年,成效得到各方充分认可。大商所也对标国际一流并结合我国市场实际,对这一制度进行了充分的学习和吸收,先行一步,积极稳妥开展制度设计和做市商储备等工作。
做市商尽心尽责 合约连续活跃效果显现
2017年,在证监会的指导与支持下,我国期货市场促进合约连续活跃工作的大幕正式拉开。当年12月,在总结豆粕期权做市工作的基础上,大商所在豆粕、玉米、铁矿石3个期货品种上率先引入做市商,并持续扩大做市品种范围。截至2022年年底,大商所共有19个做市期货品种,其中包含10个农产品期货,连续活跃效果随之显现。
例如豆粕期货作为持仓量常年位居国内期货市场前三的品种,想要扭转“159现象”可谓困难重重。但目前豆粕期货非1、5、9合约的流动性明显提升,客户参与规模稳步增长,买卖价差、订单深度等指标持续改善。以豆粕期货2307合约为例,当前持仓规模超过20万手,成交规模也在5万手左右,已经能够较好地承载实体企业的套保需求。同时,豆粕期货主力合约换月时间明显延后。站在压榨企业的角度,非1、5、9合约已经实现了从“没法用”到“能用且好用”的升级,成为得力的风险管理工具。
周吉帅对此深有感触:非1、5、9合约流动性的提升,解除了套保的后顾之忧,产业企业参与起来更加得心应手。就基差贸易而言,活跃的近月合约也可以为现货市场提供更权威有效的定价基准,进一步把服务实体经济落到了实处。
国投安信(上海)投资有限公司在玉米、棕榈油等品种上有着丰富的做市经验,公司总经理李娅茜告诉记者,经过多年培育,大商所农产品板块合约形态有了大幅改善,玉米期货等已基本实现了主力合约的逐月轮换。“2023年年初玉米期货主力2303合约为最近月合约,并且其他月份合约也基本呈现出到期日越远的合约成交量及持仓量越小的情形,完全符合预期和市场需求。”
虽然已有了初步认知,但当记者查阅2017年1月20日和今年1月20日的统计数据时,还是为连续活跃的效果而感慨:2017年年初时,玉米期货主力合约早已切换至1705合约,到期日最近的1703合约以及更远些的1707合约几无成交持仓,远不如1709合约更受市场关注;而到了今年,从2303合约到2309合约成交量和持仓量均依次递减,主力合约没有跳过2303合约直奔2305合约,到期日更远的2307和2311合约成交量也过万。长江产业金融服务(武汉)有限公司总经理卢梦骁表示,目前玉米期货各合约市场流动性非常充足,盘口价差始终维持在1个最小变动价位,买卖单量充足,给各类市场参与者都提供了很好的便利性。
事实上,玉米期货本身上市时间早、持仓规模大,其做市工作难度并不亚于豆粕期货。多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2020年时,玉米期货非1、5、9合约活跃度已经大幅提升,但大商所没有满足于此,相关做市商也依然尽心尽责、潜心雕琢,终于在去年成功将其塑造为主力合约逐月轮换、成交持仓自主力合约逐月递减的形态,全市场首个实现连续活跃的百万级持仓品种由此诞生,实属不易。
记者了解到,除了玉米期货,豆一、豆二、粳米、玉米淀粉、生猪等农产品期货均已实现了连续活跃,非主力合约流动性显著提高,各合约参与者也更加丰富。这其中既有历史悠久的老品种,也有近两年新上市的新品种。在此期间,大商所坚持“一品一策”,聚焦不同品种特点,提出做市要求。在申万宏源证券有限公司金融创新总部副总经理李斌冰看来,大商所为所有期货做市品种量身定制做市方案,根据市场运行情况和品种特点差异化、精细化、动态化制定做市方案,合理安排近月与远月做市方案,远近结合满足市场需求,巩固、提升了重点品种连续活跃效果。
以生猪期货为例,考虑到2203合约曾经自主成为主力合约,去年大商所新增生猪期货作为做市品种后,通过有针对性地设置最大买卖价差、最小下单数量等指标,强化对2303合约的做市义务,同时还要求做市商对生猪期货全部合约提供报价服务,引导市场参与者根据实际生产需求开展交易,有效促成了生猪期货连续活跃,为保障市场正常运行和功能有效发挥奠定了基础。
卢梦骁对此深有体会:“参与生猪期货做市以来,明显感受到市场流动性获得极大改善,价格形态趋于连续,成交滑点明显减少,参与做市后的价差缩减到1—2个ticks,合约交易量和持仓量也明显上升。在生猪品种上,我司也开展了以‘保险+期货’为代表的各类风险管理业务,部分项目的入场更加顺利,很多客户的参与热情进一步提高。”
交易所全面支持 为持续完善做市业务提供保障
在做市业务开展过程中,交易所不仅要“提要求”,还要“给支持”。尤其是近一两年,受外部多重因素影响,市场波动程度大幅增加,做市成本急剧放大,做市商报价和风控面临很大挑战,做市业务开展难度相应提高。在此背景下,大商所因时而动,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做市政策,从微观管理和技术系统等方面不断加大对做市业务的支持力度,有效降低了做市商做市成本,为各团队高质量完成做市义务提供了保障。
支持与保障首先体现在帮助做市商降低做市成本上。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蔡成苗告诉期货日报记者,资金使用效率方面,大商所推出了组合保证金和债券冲抵保证金制度,特别是组合保证金机制,给予优惠的组合种类为全市场最丰富,这大大降低了做市商的资金压力。大商所自主开发的汝乐保证金系统也已在仿真系统上线,正式上线使用后,将进一步大幅提高做市商的资金使用效率。
关于对做市商的微观管理方面,卢梦骁表示,目前大商所对农产品期货做市在义务、价差、成交、持仓方面的考核上相对平均,做市方案细节和考核要求也会尽量贴合市场运行情况并及时调整,整体管理思路对于帮助做市商在完成提供流动性义务的同时规避一定的风险给予了充分考量,保障了做市业务平稳开展,市场反应良好。
此外,大商所在技术系统方面也给予了做市商不少支持。多位做市业务负责人告诉记者,大商所提供了主机共置托管服务,使得做市商全链路时延进一步降低。特别是去年,大商所进一步提高技术服务能力,启用DCE交易7.0系统新接口,为做市商积极开展双边报价提供了很大的帮助。陆丽娜也对DCE交易7.0系统表示高度认可。在她看来,该系统推出后,交易速度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报单和撤单速度得到了显著改善。
记者了解到,目前大商所正在加快交易系统中做市商管理相关功能的升级建设,针对做市商交易机制独有的特点,开发了批量双边报价指令、一键撤单和做市商保护等技术支持措施,未来将根据业务发展需求适时启用,助力做市商进一步提高报价质量、更好履行做市义务,全面提升做市水平。
国泰君安风险管理公司做市业务负责人胡泊表示,交易所对做市商提供支持并不代表对做市商管理的松懈。据他介绍,2017年大商所就在国内商品交易所中率先推出了做市商末位淘汰机制,经过几年的摸索,给出了一个相当完善的评分机制。通过定期对做市商的业务完成能力进行综合考评并淘汰得分末位者,有力促进了做市商群体的良性竞争和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