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之言】
(资料图)
《八十有活力》的63篇文章,有对市井人情的描述,有对国内国际风云与风俗的指点,也有对世道人心的点赞或抨击。
黄家章
最近这些时日,我手头的工作之一,是整理自己过去数十年发表的文章,以作汇编一本小书计。在整理书柜的图书时,再次看到了黄国桂先生的《八十有活力》(漓江出版社1994年7月版;本文提到的文章均收录在此书中),时间真快,一晃就快30年了。换个地方,重读这本老书,感觉犹如他乡遇故知一般亲切,抽空捧该书重读,一些相关回忆也活泛了起来。
黄先生和我认识已有数十年,是引导我最早写作发表铅字文章的先生。
话说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他的右派帽子获摘掉平反后,从合浦调回北海,在农业银行工作,其时,他已近知天命之年,却始终保持着读书的爱好,工作之余,一有空就跑到北海图书馆借书读书。当时正是改革开放之初,有点追求有点思想的人们,都热衷于借书、买书和读书,以补偿过往失去的时光,他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代表。
到图书馆一多,热情好学、健谈又人来熟的他,很快就跟图书馆的职员和领导熟络起来了。1982年冬,图书馆有关领导决定创办一份以评介图书、交流读书心得为主要内容的不定期内刊《图书评论》,特邀作为馆外人员的他作为评委。《图书评论》总共出版了三期,他参加了一、三期的编印工作,担任了二期的责任编辑,为此,他参与了组稿、定稿、划板直到校对等整个编印过程,仅在校对方面,每篇文章他至少要校对三次,多的要校对五次,刊物在即将开始印刷时,他还要跑到印刷厂房做最后一次校对。
在那段时间里,他下班后就到图书馆“上班”,并开玩笑调侃称其为“第二工作单位”,这种“第二工作”,不同于我们现在说的打第二份工赚钱之类的炒更,几乎就是一种爱好与义务的驱使,不计时间,没啥报酬。当时电话联络很不方便,偶尔有人有急事要找他,单位和家里找不到的时候,到图书馆去,一准能找到他。为此,他后来还写了《请到图书馆找我》一文,记述了这段难忘的过程。
《图书评论》第一期出刊后,也许是因北海地处祖国的边陲,这里能写书评的作者不太多,也可能是想将刊物的作者队伍扩大到广西区外,黄先生专门写信给我约稿,希望我能给《图书评论》写一些书评。
其时,我在广州,在中山大学读哲学本科,生活在美丽的康乐园,和不少同龄人一样,日常除了上课锻炼吃喝拉撒,主要就是读书,我当时偏好之一是喜欢阅读人物传记。收到黄先生的信,身为八十年代新一辈之一个的我,如初生牛犊不怕虎一样,梳理了自己写得密密麻麻的读书笔记,先后就廖静文女士《徐悲鸿一生》和易卜生诗剧《培尔·金特》,各写了一篇书评寄出,先后获准在《图书评论》第二期(1983年)和第三期(1984年)刊出。
1985年7月我到广西大学任教,次年,我撰写的书评,作为刊首文章,获刊登上在光明日报社出版的《博览群书》,其后的十年,写书评是我常干的活,在《书林》《中国图书评论》等都有刊发过,有文章还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这些,肇始源头,自是黄先生对我的约稿与引导,在读书与写作交流中,他是我长期的良师益友之一。
黄先生是1932年生人,在今年元月上旬,因基础病加感染新冠,不幸辞世,享年92岁,可谓高寿。《八十有活力》出版时,他63岁,他当时未到八十岁,他看重并追求的,是那种有活力的精气神,正因为有这种精气神,所以退休后的他,退而不休,活得充实,活到了超九十的高寿之龄,可见有活力的精气神之效用,巨大,且有效。
《八十有活力》的63篇文章,有对市井人情的描述,有对国内国际风云与风俗的指点,也有对世道人心的点赞或抨击,黄先生终生保持着阅读,勤奋写作,他有观察,有思考,有温情,还有更难得的悲天悯人的苦口婆心。读斯书,回忆斯人,他是一个具有真性情和大悲悯情怀的长者,我深深地怀念他。
一个人,辞世之后就是一捧灰,终归要归依大地尘土,能留下什么呢?像黄先生这样,是在我的书柜里留下了两本书(另一本是《人生就是人生》)。我这些天捧读之,回忆与感想奔涌在心头,更有对他的真挚感恩。黄先生活到老,学到老,爱到老,思到老,写到老,有这五老,他就是值得我长久继续学习的先生和先贤。
(作者系哲学博士、证券研究资深人士)
本报专栏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本版导读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2023-08-22 2023-08-22 2023-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