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车企的数量是全世界的2-3倍,在中国汽车市场里想活下去,且活的不错,需要消减了脑袋找到风口。
找不到风口,造不出爆款,会带来的结果显而易见。曾经的蔚小理,如今因为理想的大卖,小鹏和蔚来的下行,已经被BAT这种新的提法所取代。
而同时,找到风口只意味着成功了50%,车企还得找下一个风口保持自己的活力,否则就会断档。五菱、长城的起起落落,几年前暴涨的日系车,都是案例。
(资料图片)
但,如果风口有那么好找,也就不会有平均每年10家左右的车企陆续离开中国市场了。就像时尚圈里的牛仔裤规律“工装、喇叭、破洞、耀斑每10年轮回一次”那样,汽车领域的大方向也就那么几类。
2022年结束,造车风口被认定为是MPV、插混和增程,而2023年的风口,显然是越野车。
从2023年1月开始至今的前5个半月里,产品卖点和越野深度绑定的车型,已经上市近30款,而接下来在2023年后半年会上市和亮相的车型也将达到数十款。
而造越野相关的车,向来是件风险大于回报的事,即便是混迹市场近百年的车企也一样没准,换代奥迪Q7因为四驱连续爬坡过热都在出事,比常规车型更严苛的工况,让越野总和故障相关。
超50%车企开造越野车,除了日系车
几乎是绝大多数车企,如今都有自己的越野车相关计划。
从阵营来看,内卷程度最高的主流中国品牌,几乎全部都进行了布局,且产品已经陆续投放进入市场。
在SUV领域储备相对最丰富的长城,本身就有炮和坦克这种强越野属性的子品牌,哈弗的枭龙、二狗等也是以四驱和通过性为卖点,目前代号B26的哈弗全新SUV也在研发中,而随着其集团所主打的Hi4电混系统,提出四驱技术也是两驱的价格,几乎所有人都看得清它整个集团的下一步就是和通过性、越野相关;
吉利的相关布局,主要依托强调户外的雷达汽车;
如今销量涨势喜人的奇瑞,在越野车相关领域里投入的精力要比吉利更大,甚至追平长城。奇瑞的TJ-1即将定名,要用新的PHEV技术做高通过性车型,
捷途
旅行者已经发布,也是强调越野的一款产品,奇瑞内部孕育的新势力品牌奇瑞iCAR 03也几乎大概率会定位新能源越野车。
当然,还有站在最高位的
比亚迪
。高端品牌仰望U8尝试用豪华+越野+技术的组合,实现中国车在百万元级别卖得出去且能打向世界的秒,刚刚发布的方程豹F品牌,已经喊出来了40-60万元价位对标
奔驰大G
的话术,而在比亚迪体系内部,方程豹并非是小众品牌,也承担了不小的销量任务。
TOP5中国品牌中的4家,已经在越野这个领域布局了重兵。注入的精力和心血之多,甚至要超过2022年的MPV风口,规模上在近几年中仅次于比亚迪DM-i所带动的插混风口。
而除此之外,也有一些比较出格的布局,宝骏用年轻人都能get到的谐音梗模式,把自己的车定了个“悦也”的名字,直接蹭上越野。但相信,一辆代步车属性且动力不算强的电动小车,它的车主不会真的因为要开着去越野而买它。
而除了日系品牌之外,其他的跨国车企在之前错过了新能源风口之后,面对这一波中国车企的相同操作,反应速度也明显变快。美系车里,
福特
、通用、造车新势力的方向都和越野相关,在中国目前能为福特提供较高利润的车型均在其中,包括
探险者
昆仑版、包括F-150猛禽;通用在中国的合资品牌里尽管没有强调越野,但在2022年6月,其主打高端进口车和生活方式的品牌道朗格成立,而造车新势力板块,则是
特斯拉
和Rivian在皮卡领域的推进。对了,即便是在中国已经结束合资业务的
Jeep
,如今还在加码更新自己的新能源和传统燃油越野车,
大切诺基
4xe、
牧马人4xe
、新
牧马人
、牧马人
角斗士
。
欧洲车企里在越野车方面推动新布局的,以
奔驰
和大众为典型代表。2022年年底,大众汽车已经确认将计划复活自己此前玩不下去的越野品牌Scout,具体的节奏是2024年发布原型车、2025年生产、2026年上市,先造SUV再造皮卡。目前来看,大众大概率还是不准备先期就把这个带到狂卷的中国市场里,而是复兴自己在美国市场的表现,毕竟这个时间节奏跟不上中国市场。
奔驰的表现就不用说了,上海车展的纯电动大G尽管只是展示了设计部分,就吸引了不少的流量。
而且,还有老牌的越野玩家,
路虎
也已经确定了即将推出自己的首款能越野的新能源车型,随着纯电动
揽胜
的登场,豪华车市场显然还得被重新书写一轮规则。
纯电动SUV能不能越野,新能源车能不能越野,它们越野安不安全,这些此前被讨论过很多次的问题已经可以被提前终结。车企已经把车扔进了市场做试水,看着上海车展仰望和奔驰围满了人,哈弗4S店里买
二代大狗
PHEV的人比燃油版的更多,消费者已经认了。
而这份名单里,日本车看上去是有点迷茫的。
本田
当前在全球范围内没太准备对越野发力,
丰田
倒是在这个方面有布局,如果引入中国市场的话相信也会很快,全新普拉多、兰德酷路泽、
雷克萨斯
GX、雷克萨斯TX摆在那,就看它判断这是否有必要投放在中国了。而在中国市场里现在唯一做了动作的,就是
东风日产
,
奇骏
e-POWER的四驱投进市场以后销量表现不错,不过,这还不是特别强调越野的四驱版本。
造越野车明明是九死一生,车企为什么还会扎堆
当然,车企明明是知道的,很多小众领域是很难转化成大众的,像越野车、MPV、大尺寸的SUV之所以无法作为市场里的主流,这是厮杀了近140年的汽车市场通过自然淘汰竞争之后的演化结果和进程。至于中国市场接下来会不会变,答案也是很难。
其实,摆在绝大多数车企面前的,都是一道无解的题。想要找风口,就不能做烂大街的产品,但不能烂大街又反而限制了客户基盘,那接下来,要么是咬着牙扛到盈利和规模化,要么是咬着牙被别人干掉。
按GMI Market的统计,2022全球越野车相关份额为200亿美元,这一数字并不算大,也就和采埃孚2022上半年的营收相仿。主要的份额在对越野、皮卡、4x4 SUV需求明显更大且销量力较强的北美。而其增长空间也并不大,10年之后的2032年,考虑到通货膨胀等原因,其预期增长8%之后将达到450亿美元的市场。
举一个通俗的例子,这就好比是,即便在10年之后统治了全世界的所有越野车市场,所有人都只买一个牌子的越野车,那它也大概只能达到日产汽车在全球的规模和营收。而同时,还要承受的风险是,越野车的安全隐患因为使用场景比乘用车会更多,越野车面对的环境监管更多。当然,没有任何一家车企能在某个细分市场做到一家独大,所以可以预见的蛋糕是明显的。
而同时,再梳理一下中国市场2022年的越野车主流品牌相关市场表现,也能看到利润蛋糕的规模有多大。坦克品牌在2022年销量12.38万辆,成交均价20万元以上;
哈弗大狗
+
酷狗
的销量超过10万辆,成交均价在11万元以上;
北京越野BJ40
的2022月均销量在2000-3000台左右徘徊,
哈弗H9
在1000台左右徘徊。Jeep在中国的合资业务停止,后半年的销售数字已经基本全为进口量。
所以,即便是放宽了对硬派或者越野的两项传统定义,1、发动机纵置,2、 四驱带有扭矩放大,其实2022年市场中相关主流品牌的表现大约在30万台左右。
所以,汽车企业们其实很明白,真真正正按着之前的路子去造越野车,在中国的机会并不大,想要赚钱还得去北美或者澳洲这些地广人稀路不好的地方。至于为什么要喊出越野的这种概念,其实多数还是想从SUV板块分走销量,只有少数是真的玩硬派。
而且,要是真正的玩硬派、玩越野这个概念,动用品牌较大的精力,之前的140年里已经有很多车企尝试过了,答案就是九死一生。猎豹、
三菱
、路虎、Jeep,分别都在初期享受到了越野车红利,但随着后续市场的不断萎缩,主要是SUV的快速兴起,直接带走了几家。
违反客观规律,显然是要付出代价的。主打硬派越野的车型确实能很好的满足通过性,但随着越来越多带有四驱、有高离地间隙的城市SUV出现,它的笨重、油耗、驾驶感受差、舒适性差等缺点被不断暴露,最终被慢慢取代。
实际上,当前在其他细分市场里,这种现象也一样存在。大尺寸的6-7座SUV如今被理想带的很火,李想也立下了接下来月销量超3万台的目标,但这实际上与扎堆造越野车面临相同的局面。人们确实需要能满足全家出行的家庭用车,但人们也面临着停车不易、驾驶不便、价格偏高等很多现实局面。
大车能否在中国市场卖到如同
轩逸
、
朗逸
或者比亚迪的水平,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前车为鉴,2017年大众推出
途昂
,在下半年开始实现破万,2018年8.61万辆,2019年为8.21万辆,2020年为7.98万辆,2021年为6.79万辆。这之中,并非是其产品力下滑,相比刚上市时的价格坚挺,其后续有降价和增配进化等行为,但市场容量的玻璃天花板其实比较明显。
汉兰达
,实际上也面临相同的情景。2018年,汉兰达销量破10万,2019年为9.85万,2020年为9.5万辆。简言之,二者都基本实现了突围市场并稳住基盘,不过想要成为像10-15万元家用车的出镜率其实不易。至于理想,面临的局面也是一样,大尺寸且价格30万元以上的定位,它的玻璃天花板一样明显。
很显然,越野也一样面对这个市场容量的天花板。而相比6-7座,价格25-30万元起步的那些大车们,它能占便宜的原因是,会相对更便宜,所以可以扩大更多的受众群体。仰望会比路虎、大G等便宜,哈弗坦克等会比普拉多便宜,一系列的新车大概率会比现有的中国SUV稍贵一些,但走量的版本价格制定大致在15-17万元之间,切到了
RAV4
、
CR-V
等老牌选手的腹地。
造越野,要劝自己,不是骗自己
“比城市SUV更高的离地间隙,更好的进去离去角,加强的四驱系统,我们通过很多方案把它调校的在城市里同样能轻松驾驶。”这是很多车企技术沟通会上,技术相关负责人对我们媒体的表述。和越野相关卖点相结合的新车,如今的调校感受确实在进步,但不争的事实是,随着车身底盘的升高,车辆的重心升高,驾驶感受变差;因为要有更好的脱困能力,所以动力匹配也要加码,于是能耗/油耗变高;车身结构和城市SUV相比不甚相同,所以要达到同等甚至更好的舒适性,也要堆上更多的材料,于是成本和价格上升,需要对车重进行更多考量,以及能耗上升。以上三者之间,相互关系无法剥离。
所以,道理很清楚,车企要是真真正正用技术突破调出能越野/一定程度越野的车型,卖到15-17万,比合资SUV的入门车型还能便宜1-3万,再加上基本都配着新能源技术,大概率能把合资SUV的销量再抢走一部分。现在的
哈弗二代大狗PHEV
现在的交卷成绩就不错,16.28-17.58万元的指导价,4月销量超过3000台,大狗卖了超1.5万辆。
考虑到长城、比亚迪、奇瑞这3大巨头的加码推进,和越野相关的市场短时间内热闹起来问题不大。但,这3家是正例,反例当然是想要蹭热度的车企,或者只是简单加高的产品,让人存疑的还有技术进步能达到什么程度。
市场里目前已经出现了类似宝骏悦也这种尝试性产品,从车身结构和动力水准来看,它也只是名字上做一个谐音梗。空载150mm的最小离地间隙,0.62的轴长比,68马力+140N·m的电动机,这组数据能提供的使用画面是,如果车里坐3个人想上一个15-20cm的马路牙子停车,要么容易底盘被刮,要么是停车前得把除了乘客外的司机都赶下来。
实际上,像牛仔裤和时尚圈10年的轮回一样,汽车在2010-2013年间也出现过如同当今搞越野的这种热潮。不过当时的热点不是越野,而是跨界,但车企总是搞着搞着就变了味,车辆并没有实质意义上的跨界而只是在车顶增加了行李架,车身周围贴上了防擦装饰。2023年眼前的这波新风口,隐约间和10年前的跨界有所类似,归根结底,要看头部车企到底能不能拿出点什么新玩意来改变消费者认知。
写在最后:
把越野车当成真正的风口all in去做,用九死一生形容,其实并不是开玩笑。之前的140年里,一直还没有成功者,原因同时涉及市场小、护城河低很好被追赶和超越、政策随便一调就可能亏个半死等。
这几年间,坦克品牌的爆款一度拉动了不少车企的新心思,不过坦克所面临的客观规律不变,其
坦克500
登场后的市场热度不错,不过受众群体不大。坦克的下一款车型能不能爆,这是个关键问题。
至于市场中当前出现的大量强调“越野”的车型,从车辆的内核本质来看,几个相同的做法都是更方正的外观、更高的离地间隙、配上增强的四驱系统或者用电机做四驱。
而摆在上述巨头眼前的挑战也挺明显,不能直接用城市SUV所使用的那些常规技术来包装新技术,因为单档、两挡的PHEV混动变速箱很容易在爬坡等高负载工况下出现顿挫或者动力不畅;而那些主打硬核的硬派越野,则是要解决奔驰EQG目前还没公布的解决方案,怎么能在高负载情况下让电动机不遭遇过热、三电系统不遭遇过热,毕竟它和燃油机与机械四驱的搭配有核心逻辑上的不同。
而如果最终是和城市SUV并没有太多不同,是不是也意味着越野这种概念,这次也只是昙花一现?
所以,最后的一切答案,就让车企自己掏出来技术,给消费者看。以及另外一个问题,当越来越多人开过了越野相关的车之后,他们还想出去吃苦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