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耳东陈
(资料图片)
监制|吴怼怼
《宁安如梦》未能如期播出,张凌赫飞升再次按下暂停键(上一次是《天官赐福》)。
自内娱选秀叫停,耽改陨命,耽改101的待爆帝们,便转换赛道,牵手95花,在偶像剧里重拾顶流梦。
流量晋升的主要通道,随之来到了古偶。
但有趣的是,已然靠偶像剧(这里也包括耽改)飞升的流量们,却在纷纷寻求转型。
朱一龙《人生大事》晋升影帝,最近带着新作去了戛纳。
王一博虽然尚未拿下电影口碑实绩,但《无名》《长空之王》以及近来网传与程耳再度合作的《人鱼》,都在昭示转型的决心。
就连飞升顶流不满周年的王鹤棣,也传出与影帝王景春、影后颜丙燕进军大荧幕《白鹤亮翅》。
偶像剧这赛道,之于男明星,怎么仿佛钱钟书形容婚姻——进来的人想出去,外面的人想进来?
01
成也男色,困也男色
犹记得2022年夏,陈坤在北京电影节上喊话,给年纪大的男演员多一点演戏和创作的机会。
当时全网觉得他在凡尔赛,时至今日重新想,给「中年男演员」加上「偶像剧走红」的限定词,会发现年轻时颜值出众、偶像剧出身的男演员,从75后到95后,转型之路走顺畅的,确实寥寥无几。
陈坤、陆毅、胡兵等吃到了大陆第一波偶像剧(民国爱情和都市爱剧)红利的帅哥,人到中年,产出的经典荧幕形象,显著低于同期长相更接地气的同辈人。
内娱仙侠第一小生胡歌,早年凭借一张帅脸跃入大众视线,算是偶像转型的尖子生。但好评之外,中年以后因为一张帅脸,依旧被质疑演戏不够生活化。
演《南方车站的聚会》时,被影评人说太偶像化,不像在底层挣扎的混混,像黑帮太子。演《县委大院》时,又被观众说,太帅了,县长应该更接地气。
凭借于正剧走红的陈晓,2023年尚未过半,已接连播出《人生之路》《尘封十三载》《云襄传》三部剧,囊括现实主义、刑侦和武侠。转型的动作很明显,但成不成功,仁者见仁。
赞成者觉得他演技在各类型剧集中都够用,即便塑造人物不出彩,但也从来不出戏。且在观众带着三观看剧的今天,能有勇气接《人生之路》中带着明显人性瑕疵的角色,是职业突破。
反对者则认为,内娱天选古人陈晓,在刑侦悬疑现实剧里无论怎么闯,最终有效播剧的,还是古偶(《梦华录》)。
这种认可努力又质疑实绩的割裂现象,还呈现出从70后到90后男演员,逐级加强的态势。
究其原因,首先与工业化的影视制作流程密不可分。
电视剧作为一种文化商品,商业属性的重要程度,经历了与内容性并驾齐驱,到商业属性超越内容性的过程。
早年胡兵在《真情告白》《真情告别》《粉红女郎》中演高富帅,陈坤在《金粉世家》之后炮制各个年代贵公子(《别了,温哥华》《故梦》),陆毅在偶像剧里当花瓶。
他们遵循的是好莱坞古典造星的最基本原则——在类型角色中,凸显明星的个人气质。将每一个角色,经过个人特质浸染,呈现出「我」就是「他」,并在各个角色中延续这种气质。久而久之,他们与普通演员有明显的区分,便成了他们红的根本。
随着内娱产业化趋向成熟,偶像剧主演越来越遵从福斯特《小说面面观》中的「扁平人物」特质,即单一的观念或品质塑造成的漫画式人物。
表面看是人物类型更明确了,实际上,明星输出的角色重合度越高,明星困在商品化运作的类型中,跳出窠臼就越难。
台湾偶像剧小生言承旭、明道是典型。
80后演员胡歌和85后陈晓也是个中代表,但相比深耕言情赛道的偶像小生,胡歌的仙侠出身,陈晓的武侠经历,给了他们更高的类型天花板。
到了90后明星大火时,内娱已然是典中典的消费社会。鲍德里亚在《消费社会》提到「身体是最美的消费品」在这一时期展现得淋漓尽致。
明星的脸孔和肉身变成一种符号和象征,分众时代,文化产业和市场针对不同需求,生产不同的象征符号。越是能够突出重围成为顶流,符号印记的记忆点就越明显,要刷新的成本就越高。
02
偶像剧里,女星血比男星厚
陷入类型角色难转型,于商业化运作的明星而言,是再普遍不过的困境。
但一个残酷的事实是,偶像剧出身的女明星,远比男明星血厚。
内娱女明星真正走向类型角色复制粘贴,85花是开端。她们的前辈,不论四旦双冰再或宁静梅婷瞿颖等人,要么早年扎在大荧幕,要么早早因婚恋影响了事业发展。
85花扭转了女明星争相进豪门的旧叙事,也获得了同期小生及前辈女星难以享受的躺平待遇。
时至今日,与胡歌一齐主演《仙剑3》的杨幂刘诗诗唐嫣,还能在偶像剧里挑大梁,拿到后辈望尘莫及的大IP,偶像剧的受众,要算头等功。
众所周知,偶像剧女性受众占主体,这无形之中给了女明星更多的成长时间,年轻时在古偶里演傻白甜,在现偶里演灰姑娘,30+在古偶里当大女主,在现偶里扮都市精英。
明星与观众之间产生的粘性如何,一定程度上由陪伴感来决定。粉丝随着年龄增长,看到偶像角色图谱亦有成长线,则情感上更容易满足,对业务能力也就更宽容。
但这等宽容,却仅限于同性偶像。
偶像剧的受众女性占多,在年龄渐长的男偶像职业生涯中,会慢慢成为掣肘。
理查德戴尔在著作《明星》中提出,人们对于明星的认知,是从明星的身体表象开始的。而偶像剧,则进一步放大了对于明星身体表象的强调。这种强调通过凝视的快感来实现,而凝视本身,则是欲望的投射。
也就是说,观众在看偶像剧时,透过皮囊,看到的是自我的投射。于女明星而言,女性观众看到的是理想自我,于男明星而言,女性观众看到的是理想对象。
但随着男明星年龄渐长,不论是cp粉还是唯粉,投射的情感关系,都会因为男明星真实的感情生活而打破。
即便长期单身的男偶像,保持年轻态和少年气,依旧不是容易的事。
想想当初《王子变青蛙》的明道,如今在《转角之爱》里当油王,即便再厚的童年滤镜加持,女观众恐怕也找不回当年旖旎的心思。
而钟汉良靠自律维持的年轻形象,中年期能交出一个《何以笙箫默》已是偶像天花板,2023年贡献出《夏花》的言承旭同理。
这是男偶像中年期,啃老本的「回光返照」,看看钟汉良之后类型重复,也只让观众在皱纹和套路化演技中唏嘘「装嫩」,就会发现,靠偶像剧开辟事业第二春?难以为继。
当男性变成偶像剧中的花瓶,就发现岁月败花瓶时,并不区分性别。
03
男频赛道格局定,待爆帝存于营销
照此思路,男偶像深耕男频剧,似乎能复制女明星在偶像剧里赢家通吃的局面。
是有一定道理,胡歌的职业天花板相比同期小生高,与《仙剑奇侠传》是游戏改编,男女受众基数相当有关。
这为他在车祸后,转向武侠、权谋,转战大荧幕打了基础。同样演过金庸武侠小说男主的陈晓,也通过武侠,触达了更多观众。
科班出身,钻研演技,潜心转型,种种积累,成就了他们今日的自己。
但这个思路,对内娱正当年的男偶像而言,参考价值并不高。
虽然胡歌陈晓均是「脸在江山在」的代表,但他们出名的时期,内娱还未全面受到韩流侵袭,端正立体的男色,是当时审美。
他们在男频剧中当主角,于普通观众而言,是造梦层面的带入。
时移势易,等经典男频网文影视化时,内娱流行的男偶像,已是柔美清秀的小鲜肉。他们演男频剧,看似拿到好资源,实则激起原著粉逆反心理再所难免。
《诛仙》《斗罗大陆》《大主宰》,各个都是大IP,各个影视化口碑都扑街。
而内娱在男频剧集站稳脚跟的,前有张若昀,后有郭麒麟。张主打装X装得自然,郭主打梦男成真。
在男频文动辄七八红颜知己的设定下,男主过帅,男性观众难代入,男主过装,女性受众会喊油。主打一个「普」,才是这个叙事语境下的恰到好处。张若昀的配置,已是这类剧外形的高地级别,再帅下去,过犹不及(没有说张若昀普的意思)。
他们退可在男频剧里套路化出演,进可靠并不完全远离群众的长相,在生活剧里刷脸。
这是靠偶像剧飞升的男顶流们,并不拥有的优势。
环顾当下,上个时期吹起的流量泡沫在消退,内娱一方面急着再造新顶流书写娱乐产业新故事,一面并未找到新载体。
2022下半年,偶像剧沿袭耽改炒cp的方式,将开机路透开启超前营销,变成一种范式。
赵露思陈哲远的《偷偷藏不住》片场氛围图频繁流出,白鹿张凌赫的《宁安如梦》疑似假戏真做,爱奇艺还趁热打铁做了剧集衍生综艺《100万个约定》,虞书欣张凌赫二搭主演郭敬明执导的《云之羽》,都呈未播先火之势。
此外还有刘诗诗刘宇宁《一念关山》,杨紫张晚意《长相思》,周也侯明昊《护心》(已播出),刘浩存林一《脱轨》,张婧仪陈哲远《白色橄榄树》……
谁是下个顶流?一堆搭档话题度女明星的偶像剧待播,一大波待爆帝袭来。
粉丝经济利益链上的每个环节,都期待一个拥有长线生命力的顶流出现,这样,先入局的品牌、先入局的粉头、押注的视频平台、经纪公司和影视公司,都分一杯羹。
但回看待爆帝名单上的各位,除了在品牌方眼里便宜配合度高,目前看来,找不出什么胜过前辈之处。
他们的顶流叙事存于营销。即便飞升,「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古偶」的窠臼也难改变。
颜值作为娱乐圈的敲门砖,一直以来决定着演艺事业的起点,但有趣的是,男艺人人到中年,能够后继发力的,大都不以长相见长,张颂文秦昊雷佳音张译等叔圈男星迎来春天时,靠偶像剧爆红的艺人,却随着年龄上涨,步入了职业生涯的萧瑟秋冬。
70后如此,80后如此,90后如此,00后若无意外,亦如此。
这么说来,陈坤北影节上说的,应该都是心里话。
他们美男型的男演员,困在偶像剧的围城里。
话说回来,年轻时风光占尽,中年后虽然希望递减,但在他人做梦的年月已是造梦者,成为时代回忆的一部分,也是这类演员职业生涯的另一种悲观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