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滚动 > > 内容页

谈“四体六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2023-03-10 12:25:47 来源:东方资讯 分享到 :

港北区根竹镇中心小学 黄睿静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学生是活泼好动,对知识充满着好奇心。在这一时期,教师要注意学生的心理需求。学生在小学阶段的认知能力不成熟,而数学科目又是非常有逻辑的,因此,学习数学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基于这种情况,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状态,采取正确的教学措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转变思路,采取正确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运用“四体六步”的教学模式开展数学教学,促进课堂教学互动化,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切实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推动教学目标的顺利开展。

一、开展“四体六步”教学模式的意义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1.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阶段是学习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小学生的认知能力以及正确的三观都还没有养成,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小学阶段的学生是活泼好动的,对知识的渴求欲望非常强烈的,教师采用正确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表演、展示、梳理课堂内容,可以释放学生的天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责任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有冲劲和动力。

2.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以学生为主体,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让学生自行梳理课堂内容,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收获数学学习的乐趣。基于这种情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贯彻落实这种教学方法,改变传统课堂上所采用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采用合理的教学策略,使用高效的教学设计,帮助学生顺利地掌握课堂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二、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

1.创设问题情境,加强导入

设置问题是推动学生思考的一个重要途径,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营造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对问题不断思考的过程中加深自己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并在逐渐深入的解题过程中形成自己的逻辑架构和个性化思维。

教师让学生去充当“老师”,由学生上台讲解学习过程和内容,营造生生互动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从学习中获得快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间接地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可以将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践中,对于学生之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2.加强小组合作,注重新旧知识联系

在小学数学教师优化教学课堂过程中,教师要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辅助者,要主动将课堂归还给学生。教师要让学生去展示自己的解题过程,并且接受其他学生的观点,形成更好的学习方法。教师使用小组合作教学法,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去回答老师的问题,可以促进小组内学生的交流,促进小组成员思想的碰撞,也可以促进不同组之间的交流。教师在教授因数内容时,可以以自身作为题目的对象,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去帮助教师解决问题,这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题目:今天买了一些小鸡和兔子,总共有16只小鸡、8只兔子。教师可以询问兔子和小鸡之间的关系。教师在引导学生思考因数关系时,要让学生运用上节课所学到的知识来思考是否存在着倍数关系,而倍数和因数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各个小组可以充分地发动成员的思考能力,小组成员集思广益,采取各种创新方法去解答该问题。之后教师让各个小组代表反馈自己的解题思路,并且每个小组说完解题思路,其余小组在倾听后要给予反馈。教师通过对各个小组解题思路的评价、启发,对错点精准回应指导,将课堂还给学生。

3.加强实践练习

小学数学知识是比较抽象,学生仅仅从课本上学习到数学概念,很难记忆。因此,教师在教授课本内容后,要让学生进行实践练习,帮助学生通过自行解答,梳理解题流程,从而形成自己的解题思路与解题技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如教师在教授关于四则运算这个知识点时,在讲授四则运算的概念后,布置具体的课后习题,让学生将每一道题的步骤都详细地梳理出来,并且在其后附上解题公式或解题思路。教师设置的实践题要引导学生通过完整的建模过程,让学生准确地梳理解题策略,这样的实践方式既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又能优化教学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总而言之,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主要是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技能以及综合能力,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逻辑思维,因此,教师在这一教学过程中,要积极转变教学思路,创设问题情境、开展实践练习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生的学科能力,同时也可以帮助教师顺利地实现课程目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