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临,摆摊的摆摊,撸串的撸串……夜市烟火气,最抚凡人心。近几年,芜湖不断出台政策,推动夜间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目前,芜湖夜间经济发展已有较为成功的项目,但与“网红”地区相比,还存在差距。如何让“夜市”更“繁荣”、“烟火”更“文明”?芜湖已经打出组合拳:通过精细化管理,人性化服务,相关部门合力发展“夜市经济”,点亮欢乐“夜芜湖”。
(资料图)
将成立夜间经济服务中心
2021年,芜湖市出台政策,计划用三年时间培育一批体现江城芜湖历史风貌和特色的夜经济载体。今年,芜湖市对各县市区建设夜市商业街区、创建夜间消费节点、培育夜间商贸品牌和开展夜间促消费活动等作出量化要求。
下一步,芜湖市商务部门将成立夜间经济服务中心,设立“夜经济”公共服务热线,为夜间经济消费活动提供保障;探索柔性管理,推行“潮汐式”管理模式,如晚上7点至次日早上7点在特定路段,可免费停车不予处罚;适当放宽地摊和后备箱集市管理,允许“外摆摊位”“借路经营”等。借鉴外地成功商业街经验,改造提升中山路步行街,将凤凰美食街打造成“皖美”小吃一条街,打造更多特色街区。
计划主城区建多个文旅集市
一直以来,市文旅局围绕夜游、夜娱、夜食、夜宿等方面,大力发展夜间经济业态。下一步,市文旅局将深入挖掘本土文旅资源,持续创新消费场景,不断提升夜间文旅消费水平。
具体看,市文旅局会大力发展文化娱乐、商旅观光、特色餐饮等文旅消费集市,今年,计划在主城区建设不少于6个,其他县区分别建设不少于1个文旅消费集市;加大重点夜间文旅项目的引进力度,注重培育夜间经济新业态、新模式,提高消费者的体验感;深化主题景区联动发展,不断充实夜间消费内容,创新消费模式,提升方特、芜湖古城作为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的活力,支持相关企业、景区积极申报夜间消费品牌。结合文旅活动,发放消费券,拉动夜间消费;加强城市书房和书吧建设,丰富夜游项目,将旅游、文化、体育、社交相融合,培育新型复合消费,促进夜间书店、咖啡店等多业态聚合发展。
合理设置“民生夜市”摊点群
在夜市管理上,芜湖市城管部门在不影响交通、环境,以及满足居民消费、摊贩销售需求前提下,合理设置“民生夜市”摊点群,引导占道经营流动摊贩入市经营。目前主城区共规范设置夜市摊点群31处,吸纳摊贩1100余人,逐步“点亮”夜市摊点经济。下一步,市城管局将加快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为“夜市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市容环境。
城管部门将重点完善柔性执法机制,变被动管理为主动服务,如构建“城管+经营户”模式,推动分区建立“夜市经营微信群”,广泛收集夜市经营户对城市管理方面的建议,更好地了解商户所需,在线答疑解惑,努力办好民生实事等。
严厉打击违法行为保平稳运行
市市场监管部门降低夜市经济经营主体准入门槛,实行名称自主申报、住所(经营场所)“申报承诺+清单管理”制、经营范围规范化登记,个体工商户一表申请、简易登记,简化食品经营许可、卫生许可等审批流程,即申即办。
下一步,市市场监管部门将积极配合城管部门开展联合执法,疏堵结合、加强监管;帮助和鼓励管理水平较好的食品流动摊点升级为固定摊点,取得合法资格,帮助管理水平不足的食品摊点提高食品安全水平,严厉打击违法行为,强制退出市场;严查销售傍名牌、商标侵权、三无产品、假冒伪劣等商品行为,确保夜市经济平稳运行。
推动业态丰富升级、集聚发展
近年来,芜湖立足特色优势、聚焦重点领域积极打造服务业集聚区。目前全市共获批省级服务业集聚区40家,其中省级服务业集聚示范区13家,珩琅山玫瑰谷、芜湖古城、鸠兹古镇、松鼠小镇、雨耕山文化产业园等省级服务业集聚区成为芜湖夜间经济重要载体。下一步,市发改委将多举推动夜间经济业态丰富升级、集聚发展。
具体看,加快生活性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六郎圩田水乡旅游集聚区、西河旅游集聚区、南陵霭里生态度假集聚区争取创建省级服务业集聚区,推动芜湖古城、鸠兹古镇、瑞丰商博城等申报省级服务业集聚示范区,不断扩大芜湖服务业发展的区域影响力;大力发展“新零售”“直播经济”等服务业新业态、新模式,加快推进“斜杠广场 直播基地”早日运营,推广“电商+直播”模式,创新“电竞+文旅”新业态,鼓励引进国内外知名电竞赛事等。
不断扩展夜间运动场景
今年,市体育局明确了举办夜间体育赛事补助对象、范围、补助标准,为促进体育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提供了政策保障。下一步,市体育局将鼓励和引导更多群众参与夜间全民健身运动,“燃烧卡路里”的同时促进体育消费。
市体育局会不断扩展夜间运动场景,如改建灯光球场,实现智能化、无人化管理,满足市民夜间健身需求;加快市全民健身中心、市游泳跳水馆、神山体育公园(二标段)、峨山体育公园等具备夜间开放条件的项目建设;鼓励体育门店等市场主体增设夜间设备、延长开放时间,并倡导开展促销活动,打造更加惠民的消费环境等。